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 简单来说就是戴上合适的眼镜,视力达不到正常值,例如,正常6岁孩子的视力已经可以看到小数视力表的1.0了(或标准对数视力表的5.0),而目前孩子的视力还达不到,比正常孩子视力弱,但没有眼睛的其他疾病。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一些适宜的视觉训练,去刺激孩子的眼睛,让视细胞工作,促进视力提高。
弱视的危害: 弱视最重要的危害就是视力降低,无法完成精细的视觉操作。除此以外,还会导致眼球运动控制不良,如不能协同控制眼镜的会聚和分开,不能稳定快速的实现注视和追随物体运动。还会导致阅读障碍、学习能力下降等,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
同视机检查双眼协调功能,双眼的功能从低到高分为:I级同时视(同时看见两个不相似的物像),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相差5°以内可作为正常;II级融合视(同时看见两个相似但不相同的物像,并能够融合在一起),辐辏平均+25左右,分开为-4~-6;III级立体
斜视是指双眼注视目标时,一眼能注视去看,另一眼偏离。有些孩子喜欢歪头注视目标,这不一定属于斜视,可能有屈光问题或其他神经和肌肉系统问题,需要找医生详细检查。对于部分孩子,在戴镜后才能维持眼球正位,则必须坚持佩戴眼镜进行矫治。
依据孩子自身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医生对患者疾病的判断,复查时间往往从1个月到3个月不等。目前临床多见于每进行3个月训练后进行复查,但每个患儿情况不通,如有医嘱,需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
斜视手术是通过重新定位眼外肌肉在眼球表面的位置,使孩子的眼睛从外观上看向前方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
通常斜视术后,需要进行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训练,让大脑有效的控制眼部肌肉。眼位的回退(眼睛又斜回去),可能是双眼视功能的下降,大脑中枢对眼肌的控制能力下降等影响;可以通过训练眼位的重调、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提高大脑中枢对眼肌的控制能力,来达到防止二次手术,纠正目前已偏移的眼位的效果。
术前视觉训练可以改善双眼协同工作的能力,更好的增加术前检查的准确性为手术做好准备,提高手术后获得深度觉和立体视觉的能力,还能减少再次手术的可能性。
术后视觉训练可以让手术效果长期维持,更好的建立双眼视觉功能,增加术后对融合功能和立体视觉的体验,降低再次手术的可能性,改善视觉质量。
每个孩子的病情不一样,有些人只是单纯的屈光问题,戴上眼镜后视力正常,眼位正常,无需进行训练。但如果孩子目前存在弱视/斜视,仅靠戴镜矫正视力是无法达到正常值的,必须要配合视觉训练来提高孩子的视力及视功能。
斜视是指双眼注视目标时,一眼能注视去看,另一眼偏离。斜视原因复杂,导致双眼协调性不足,视觉训练可以恢复双眼协调性,改善轻度斜视。一般在训练初期,可能由于刺激导致疲劳,注意休息即可,外斜用户训练时选择辐辏,内斜用户训练时选择分开。若感觉明显,可先找大夫检查,以检查为准。
患者病情不同,时间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进行合适的戴镜矫正或手术治疗后,初始的全面视觉训练需要6个月到1年时间,而斜视患者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对于巩固期因人而异。具体的时间取决于患者的病情、训练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持久性以及家长的配合。
视觉训练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治疗弱视,通过合适的训练来提高孩子的视力,形式为采用电子设备为依托,因此,无论您的孩子是远视还是近视,都要以促进视功能恢复为目标。
在训练过程中,为了避免孩子过早的发生近视,严格控制使用时间,每次训练时间在15分钟以内,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观看一段时间可以闭目休息或远眺。
对于远视患者:不让孩子看电脑,主要是担心孩子的近视问题,目前孩子还是远视,不用担心近视的问题,每次训练时间也不长,训练完休息3分钟即可。
对于近视患者: 不让孩子看电脑,主要是担心孩子的近视问题,目前孩子虽然有些近视,但是近视的增长和整体的用眼疲劳有关,每个训练项目只有10分钟并不长,训练完休息3分钟,不会带来过多的疲劳,平时可增加户外活动。
另外弱视的治疗,训练必不可少,且超过12岁基本很难提高,早干预早治疗;而且近视8岁以后可以考虑角膜塑形镜等方式控制增长速度。
温馨提示:孩子过多地玩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电脑,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引起很多眼部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近视”。
对于6岁以前儿童,孩子会存在一种生理性远视(一种“远视储备”),长期看屏幕就会消耗孩子的远视储备,一旦远视储备提前耗完,就会发生近视。
对于6岁以后的儿童青少年,近距离、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的文字和图像信息,需要动用更多的眼球调节和集合运动,长期导致周边离焦,当诱发视疲劳未及时缓解可进一步发展为近视眼。
健康提示:为了尽量降低近视发生的可能性,建议每次学习时使用电子屏幕30~40分钟应休息10分钟,建议远眺或闭眼,以放松睫状肌。儿童非学习目的的连续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单次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青少年每天累计不超过2小时。
在接受视觉训练的初期,有些孩子可能出现头晕,这是正常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训练程序中的视觉生物信息强烈地刺激了大脑中的缺损通道,神经细胞超负荷执行任务会由于不适应而导致头晕。只要继续坚持训练,神经细胞的阈值得到提升,视觉功能得到增强,头晕的现象自然就会消失。
使用电脑训练时,可根据屏幕大小40CM~75CM调整,以能够看清图标为准; 使用平板训练时,距离屏幕的最佳距离约30CM,以看清图标为准; 矫正视力过低的患者,以患者能清楚看到图标为准。 斜视术后的患者可适当离屏幕更近一点或更远一点,以在做融合训练时能将屏幕上的物像融合起来为准。
训练的环境应尽量保持安静,舒适,让患者能专心训练。白天可拉上窗帘进行训练;晚上可在灯光环境下进行;遇到要求暗室环境的训练(如融合训练),布置光线偏弱的空间环境即可(可采取关灯、关窗、拉上窗帘, 同时可调整电脑显示亮度),以外界光线不在屏幕上产生反光为准。
融合立体视训练是训练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提高视力巩固疗效的一个必要手段,也是斜视术前、术后患者所必须加强的双眼协调训练。不清楚融合立体训练的项目怎么做时,请在训练过程中查看操作说明或咨询训练师及客服。
训练选在什么时间做没有限制,主要根据家长及孩子的时间来安排,训练时精神状态良好即可。可以都安排在晚上,也可以都安排在早上或中午,也可以早上一次,晚上一次(或中午一次,晚上一次),在视力提升期,只要能天天坚持,每天做2次即可。建议两次间隔2小时以上,让眼睛有放松时间。对于斜视患者建议两次训练时间间隔开效果更好。
训练程序先考虑医学性与有效性,再考虑趣味性。对于从医学原理上能够稳定、快速提升视力的部分训练项目,其训练内容需要重复进行,巩固提高视觉功能,这不同于孩子平时玩网络游戏时的游戏任务。
视觉训练是一种医学治疗,有时候是比较枯燥的,需要家长从旁陪同,给与鼓励和支持。只有孩子和家长共同坚持,才能快速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重复也是必要的。
在训练过程中出现重复的内容,是根据训练时的难易度增加训练记忆,以达到训练效果;重复同样的训练,目的在于刺激神经通道并巩固视觉功能,然后才能进行更高级的模块训练。
4岁以下,或理解力、手眼协调能力偏差的低龄患者,训练时家长需在旁监督指导。
初学者由家长向小孩讲解训练说明,按照要求进行训练。若小孩无法操作,让孩子注视后指示家长代为操作。
若家长也无法理解,或者看不懂训练说明,可以联系负责的治疗师或客服咨询。家长也可以选择用iPad或安卓平板电脑进行训练。
按照训练提示佩戴红蓝眼镜。如有矫正眼镜,请同时佩戴矫正眼镜进行训练。佩戴红蓝眼镜的训练过程中,都无需进行遮盖。保持眼睛平视屏幕,且距离30cm以上。如有医嘱,请遵医嘱。
如果是快散瞳,半小时散瞳完毕检验,请您在散瞳后第二天再进行训练;如果是慢散瞳,3天按时点散瞳药检验后,等21天后再进行训练,且在散瞳恢复期间避免看近处和强光。
孩子不能理解训练内容或不能灵活控制鼠标时,治疗初期家长可在一旁帮忙解释并代为操作。治疗的重点在于患者注视屏幕,通过训练中的互动提高参与度。家长的配合是提升视力的重要保障。
如果孩子在训练时出现无兴趣等状态时,需要家长的解释、积极鼓励和配合,增加互动环节,促进患者对训练的兴趣度。 也可以用丰富的故事情节表述训练内容,使得患者对每一次训练都有新的期盼,达到治疗效果。沐目清会定期更换训练,增加趣味性,请家长不要担忧。
训练内容是根据病例及医嘱设定,复查后病例有变动,大夫有新的医嘱,及时联系训练师更新病例即可。
患者在训练过程,根据训练时的难易度,多样的训练任务,增加训练记忆,以达到训练效果;目的在于刺激神经通道并巩固视觉功能,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在未复查,不确定目前状态时不建议中止训练,以防效果不稳定;若有特殊情况,不建议中断超过5天。
弱视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就会收到明显效果。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注视性质、有无斜视、有无眼颤等因素有关,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一般6岁以前较佳,12岁后虽然较难提升但仍然需要积极尝试。且视力达到或接近正常后,需要进行一个较长时间的巩固治疗,并经过两年的随访,直到患儿的视力一直保持正常才算治愈。
如果视力提升到正常1.0后就立即停止治疗,而不进行巩固治疗,弱视眼的视力可能又会下降。因此,治疗儿童弱视,应在弱视眼的视力达到或接近正常后,再进行一个较长时间的巩固治疗,并定期随访。
通过全面的视觉训练,预期能够提高弱视眼的视力水平,同时恢复双眼视功能(包括同时视、融合、立体视)。在训练过程中,配合视觉技巧、手眼协调等内容,能够提升对视觉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处理质量,整体提高视觉能力。
对于部分斜视患者,在术前和(或)术后训练过程中,能增加斜视指标测量的准确性,纠正一定的眼位,提高/恢复双眼视功能,并减少术后病人二次手术的风险。
账号密码将以短信形式发送到您在医院登记的手机号码,请务必保证手机畅通。如开通3天后没有收到账号短信通知,请联系医院视光师,或咨询热线电话400-699 3233。
目前有1个月和3个月的疗程卡:60次/月,180次/3个月;新患者赠送6次训练。从登录后激活当天开始计算,按自然月份进行扣除,一天可多次登录,无暂停机制。每训练一次扣除一次,直到次数扣完为止;
训练操作时请注意阅读训练说明,每一项训练都有详细的说明供患者参考。如仍对训练说明有疑问,可点击页面右下角“在线客服”按钮联系咨询(若无在线客服可删除);亦可通过联系视光师或沐目清热线电话进行操作咨询指导。
视力提升缓慢有几种情况:
1)训练出现平台期,患者需要持续训练,在可能的情况下增加视功能的训练强度;
2)患者不能坚持每天训练,出现懈怠和不认真;
3)平时用眼不注意也会影响视力提升;
弱视的治疗,通常都是相对比较缓慢的过程,家长和孩子都有放平心态,坚持训练,定期复查。
到期后,建议到医院进行复查并续费,医生会根据患者复查的情况配制进一步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暂时不能复查的,也可直接联系视光师咨询续费方式,按照原治疗方案继续训练。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优先使用电脑。可以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平板电脑,平板电脑尺寸建议在7.9寸以上(请季总核对尺寸)但不建议使用手机进行训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但建议优先使用电脑。原因如下:平板电脑屏幕较小,目前最大的电脑平板也就12寸,眼睛的感光面积有限;可视角度无法达到最佳,训练时应双眼平视屏幕。
视觉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效果一般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只要坚持治疗,都会有提升的。而且训练的效果与年龄、注视性质、有无斜视、有无眼颤、配合度等因素有关。据目前的临床使用来看,通常训练3个月可以见到提升效果。
不可以。视力恢复正常,仅仅是弱视治疗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训练双眼单视、融合、立体视功能。若视力提升到正常1.0后就停止治疗,而不进行巩固治疗,孩子弱视眼的视力有可能又会下降。治疗儿童弱视,应在患儿弱视眼的视力达到或接近正常后,再进行一个较长时间的巩固治疗,并定期随访。
软件对电脑显示器无特殊要求,可兼容各类显示器(不论显示器的分辨率高低,不论显示器的尺寸大小)。无论是液晶显示器、是纯平显示器,还是老式的CRT显示器;无论是低分辨率显示器,还是宽屏的高分辨率显示器都可以,但有一样显示器的最低分辨率要达到1024×768(有些老的上网本分辨率只能达到1024×600则不可以)。3D显示屏也可以,但需要调整,且佩戴3D眼镜。
一般网络宽带0Mb及以上即可进行训练;
如遇训练无法打开情况,具体请联系视光师、拨打热线电话、或进行在线咨询指导;
满足一下条件即可进行训练:
CPU为Pentium 2.5GHz及以上;内存2 GB及以上;显卡标准VGA,24位真彩色;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及以上;具备鼠标、键盘、声卡、音箱或耳机等电脑配件;
Internet Explorer 11及以上;
Windows 7及以上版本;
Chrome浏览器54.0.2840.71及以上;
如果您在训练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400-699-3233;
邮箱:contact@gmvision.net;
客服工作时间:早8点-晚9点; 关注mmq,获取训练指导.